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·德鲁克(Peter F.Drucker)说:“手工工作者是一种资源成本,而知识工作者则是一种资本,这种资本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力资本。”员工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增进生产力,是一种资本,因此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·舒尔茨(Theodore W. Schultz)将其称为人力资本。
从组织层面,人们常提到的人力资源通常代表着组织的规模和员工的数量,实际代表着人力资源的“量”;我们说的人力资本是组织内所有成员教育、技能、经验的总和,代表着人力资源具备的“质”。
对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不同认识体现在实务中是怎么样的呢?一家A公司做过一个项目。在这个项目中,A公司HR体现出来对人力资源问题的观点和抉择,就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这种认识上的不同。
A公司销售部的工资构成为固定工资+提成工资,每月固定工资的费用是10万元/月,提成工资根据业绩情况浮动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员工对工资的要求越来越高,然而该部门每月的整体业绩变化不大,员工到手的工资没有太大变化。这直接导致销售部的离职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。这时候销售总监提出一个方案,将固定工资的费用增加到12万元/月。
这时候,A公司的HR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局面,因为他们知道增加的这2万元/月的成本没有为公司带来任何价值。可是,如果公司不增加一些固定工资的话,很难再招来人才,招来了也很难留住。这样的话,公司还要付出更多的招聘成本以及员工离职带来的损失成本。而这块成本,也不会给公司带来任何价值。
看起来这工资加与不加,公司都没有好处,最终他们呈报给老总的方案是“横也是死,竖也是死”不如加工资得了,还赚一个员工高兴。老总觉得这里面肯定问题,于是找到了我。
恰巧销售部的小李提出离职,小李是在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这家公司。他当初选择这家公司的原因是因为看好这个行业。当初的几个offer中,这是唯一的销售岗,他想挑战一下自己。
小李来的时候人力资源对他进行了简单的面试,让他填写了一些表格以后,就直接安排他上岗了。上岗后,没有人带他,销售经理只是给了他一摞宣传材料,里面有公司简介和产品简介,向他介绍了一下部门的其他同事,给他安排了办公位置,安排他领了一些办公用品,给他下单了销售任务,给了他几页客户名单,然后就让他直接开展工作。
小李刚毕业,没什么实质的工作经验,但凭着对这份工作机会的热情,还是选择了坚持。可是,他对产品了解的很少,对业务套路也是一头雾水,转眼半年过去了,他连一单生意都没做成,每月只能拿到固定工资。这让他看不到希望,所以才选择离开。听完小李的描述,我已经基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。
我们想象一下,假如小李现在到了B公司,也是做他想从事的销售岗,销售的产品、工资计算方式和A公司完全一样。
不同的是,B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在他上岗之前,对他进行了公司发展史、企业文化、规章制度等各方面的培训,使他先对公司有了非常全面的了解。到销售部上岗后,又受到了产品知识、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,随后销售经理给他安排了一位资深销售人员做他的师父,三个月之内要给他实战上的帮带。
在这之后,才让他独立开展工作。在部门每周的例会上,销售经理还会不断组织大家对销售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,帮助大家解决问题,不断提高。小李既不笨又不傻,在这种周到的训练和辅导的环境下,很快就能入门。
加上他自身也有做好这份工作的意愿,销售业绩必然会迅速上升。这时候他的月工资一定不仅仅是只拿那一点固定工资,而是随着自己能力的逐渐增强,业绩逐渐提升,每月的提成工资也会逐渐增加。形成一个“能力提升-创造价值”的良性循环,他也不会轻易离职。
A公司和B公司的本质不同,在于A公司将人才仅视为资源,只要招进来就算完成任务。B公司将人才视为资本,根据公司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经营开发,让其升值,成为企业的利润来源。
两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:A公司在感叹“人才难求”,一直忙于寻找好的“人力资源”;乙公司人才济济,经营业绩不断提高,而实际上他们原本都拥有同样的资源,就像小李一样。
这就是把人力作为“资源”和“资本”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结果,只有将人力视为资本,不断开发人才,使人才不断成长,才能最经济地拥有人才,才能拥有最充足的人才,让企业拥有源源不断的利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