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,中国的灵活用工市场规模达到一万五千亿,且每年增速保持在15%左右。中国劳动人口数量是美国的4倍,日本的10倍,但灵活用工市场还从未诞生巨头,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国内灵活用工进程进程正在加快
相关资料显示,未来20年灵活用工人员会占据全民人数的25%,人社部正在探索将新业态下的新职业人群纳入到职业伤害保障中。
《2019中国灵活用工及灵活就业研究报告》显示,2018年至2025年,中国灵活用工市场的CAGR(复合年均增长率)将高于23%;预测到2025年,国内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。我国的人力资源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,灵活用工的市场潜力尤为巨大。
灵活用工将是一个双赢的模式,只是中国的灵活用工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,现在还不太成熟,渗透率仅占到人力资源行业的9%,与日本、美国相差较大。人瑞集团发布的《2019年中国灵活用工发展白皮书》(以下简称白皮书)显示,2019年灵活用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,在国内企业的认知度得到大幅提升。
灵活用工已是大势所趋,白皮书显示,酒店/旅游、通信/网络、交通/运输/物流三个行业相对其他行业,在未来采用灵活用工的意愿度更强烈,均有25%左右比例的企业表示将在未来3个月内采用灵活用工。
反映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,国有企业对采用灵活用工的态度相对其他性质企业更趋保守,有40%的国有企业表示尚无计划采用灵活用工。此外,合资企业有意采用灵活用工的比例最高,有73.3%参与调研的合资企业表示有计划在未来3年内采用灵活用工。
相比处于其他发展阶段的企业,创业期的企业对采用灵活用工的意愿度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,一方面,有33.7%的创业期企业表示尚无计划采用灵活用工,另一方面,又有42.7%的创业期企业表示将在1年内采用灵活用工。
在未来3年内有计划采用灵活用工的企业中,成长期的企业意愿度最高,处于该阶段的企业中有73.6%表示有计划采用灵活用工。
灵活用工对我们工作方式的影响才刚刚开始。还有许多环节需要完善,比如如何从制度层面提高个人在灵活用工市场的抗风险能力;
个人如何避免在灵活用工市场陷入低收入的“陷阱”;如何维护长时间工作、高危工作者的劳动保障权益等等。但机会始终比问题多。